硬碟分割/格式化免求人!Windows 內建「磁碟管理」工具詳解 (Win10/11 2025)

世界杯开始 2025-05-14 23:01:10

在管理你的電腦儲存空間時,你是否遇到過以下情況?

買了一顆全新的 SSD 或 HDD 硬碟裝進電腦,卻在「本機」裡看不到它?(需要初始化)

想把一顆大硬碟分割成 C 槽 (系統) 和 D 槽 (資料)?

USB 隨身碟或外接硬碟的格式不對(例如 Mac 格式化過的),需要在 Windows 下重新格式化成 NTFS 或 exFAT?

覺得某個磁碟區 (例如 D 槽) 空間不夠用了,想從旁邊的分割區挪點空間過來 (延伸磁碟區)?

或者覺得某個分割區太大,想把它縮小,空出空間建立新的分割區?

遇到這些與硬碟分割區、格式化相關的需求時,很多人可能會去尋找下載第三方的磁碟分割工具軟體。但其實,你的 Windows 10 和 11 系統裡,就內建了一個功能相當完整且可靠的工具——「磁碟管理 (Disk Management)」!

雖然它的介面看起來可能有點「工程師風格」,不如第三方軟體華麗,但對於執行大部分基礎的磁碟管理任務(初始化、建立分割區、格式化、延伸/壓縮磁碟區、刪除磁碟區、變更磁碟機代號等)來說,它已經綽綽有餘且相對安全。

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詳細解說 Windows 內建的「磁碟管理」工具,教你如何找到它、看懂它的介面,並學會執行幾個最常用的磁碟操作。

【極度重要警告!】「磁碟管理」是一個直接操作儲存裝置底層結構的工具!任何「清除 (Format)」、「刪除磁碟區 (Delete Volume)」、「分割 (Partition)」甚至「延伸/壓縮」的操作,都【存在資料遺失的風險】!在執行任何會修改磁碟結構或內容的操作之前,請【務必再三確認你選擇了正確的磁碟和磁碟區】,並且【務必已將所有重要資料完整備份】到其他安全的儲存裝置上!操作失誤的後果可能無法挽回!請謹慎操作!

內容目錄

顯示

1

「磁碟管理」是什麼?在哪裡可以找到它?

2

認識介面:上方列表,下方圖示

3

【重要】初始化新磁碟 (Initializing New Disks)

4

常用功能一:建立新磁碟區 / 分割區 (Create New Volume / Partition)

5

常用功能二:格式化磁碟區 (Format Volume)

6

常用功能三:延伸磁碟區 (Extend Volume)

7

常用功能四:壓縮磁碟區 (Shrink Volume)

8

常用功能五:刪除磁碟區 (Delete Volume)

9

常用功能六:變更磁碟機代號及路徑 (Change Drive Letter and Paths)

10

安全操作建議

11

結論:善用內建工具,安全管理你的硬碟空間

「磁碟管理」是什麼?在哪裡可以找到它?

「磁碟管理」(Disk Management) 是 Windows 內建的一個系統管理單元 (Microsoft Management Console – MMC snap-in),它的主要功能是:

檢視電腦上所有已連接的儲存裝置(包含內接/外接硬碟、SSD、USB 隨身碟、SD 卡等)及其分割區狀態。

初始化新加入的磁碟。

建立、刪除、格式化磁碟分割區(卷宗)。

延伸(擴大)或壓縮(縮小)現有磁碟區的大小(有條件限制)。

指派或變更磁碟機代號(例如 D:, E:, F:)。

將磁碟標示為作用中(用於舊式 MBR 開機)。

如何開啟「磁碟管理」?(Win10 / Win11 通用)

方法一 (最快、最推薦):使用 Win+X 選單

在「開始」按鈕上按滑鼠右鍵,或者直接按下鍵盤快捷鍵 Win + X。

在彈出的進階使用者選單中,選擇「磁碟管理 (Disk Management)」。

方法二 (透過「執行」對話框):

按下鍵盤上的 Win + R 組合鍵,開啟「執行」(Run) 對話框。

輸入 diskmgmt.msc。

點擊「確定」或按下 Enter。

方法三 (透過電腦管理):

在「開始」按鈕上按右鍵,選擇「電腦管理」(Computer Management)。

在左側窗格中,展開「存放裝置」(Storage),點選「磁碟管理」。

開啟後,你會看到「磁碟管理」的主視窗。

認識介面:上方列表,下方圖示

「磁碟管理」視窗主要分為兩個部分:

上方窗格 (Volume List): 以列表形式顯示你電腦中所有的磁碟區 (Volume)(也就是你看到的 C:, D:, E: 等,以及一些隱藏的系統磁區),包含卷標、配置、類型、檔案系統、狀態、容量、可用空間等資訊。

下方窗格 (Graphical View): 以圖形化區塊的方式顯示你電腦上連接的每一個實體磁碟 (Disk 0, Disk 1…) 以及其上的分割區配置。這個視圖更直觀地展現了每個磁碟的空間是如何被劃分的,包含了「未配置」(Unallocated) 的空間。大部分操作(如建立、刪除、延伸、壓縮分割區)建議在下方這個圖形化區域進行操作會更清楚。

【重要】初始化新磁碟 (Initializing New Disks)

當你為電腦全新安裝一顆 SSD 或 HDD 時(或者將一顆來自其他系統、格式不同的硬碟接到電腦上時),它可能不會立刻出現在「本機」裡。你需要先進行「初始化」並「建立分割區」。

打開「磁碟管理」。

如果系統偵測到未初始化的新磁碟,通常會自動彈出「初始化磁碟」(Initialize Disk) 的視窗。

如果沒有自動彈出,可以在下方窗格找到那個標示為「不明 (Unknown)」且「尚未初始化 (Not Initialized)」的磁碟(例如 磁碟 1)。

在該磁碟的左側灰色區域按滑鼠右鍵,選擇「初始化磁碟 (Initialize Disk)」。

在彈出的視窗中,你需要選擇分割區樣式 (Partition style):

GPT (GUID 磁碟分割表格): 【現代系統建議選擇】 支援 2TB 以上的大容量硬碟,支援建立更多的主分割區,是 UEFI 系統的標準。除非你有特殊的舊系統相容性需求,否則一律建議選擇 GPT。

MBR (主開機記錄): 舊的分割區樣式,不支援 2TB 以上的單一分割區,有主分割區數量限制。主要只用於需要相容非常老舊作業系統或 BIOS 的情況。

選擇 GPT 後,點擊「確定」。磁碟狀態會變成「線上」(Online) 且顯示為「未配置」(Unallocated)。

常用功能一:建立新磁碟區 / 分割區 (Create New Volume / Partition)

初始化完成後,或者你的硬碟上有「未配置」(Unallocated) 的空間時,你就可以建立新的磁碟區(也就是產生 D:, E: 槽等)。

在下方窗格中,在你想要建立分割區的那個「未配置」空間上按滑鼠右鍵。

選擇「新增簡單磁碟區… (New Simple Volume…)」。

會開啟「新增簡單磁碟區精靈」,依照指示操作:

指定磁碟區大小: 輸入你想要分配給這個新磁碟區的空間大小 (MB)。可以分配全部未配置空間,或只分配一部分。

指派磁碟機代號或路徑: 選擇一個磁碟機代號 (例如 D:, E:, F: 等,系統會自動避開已使用的)。

格式化磁碟分割: 這是關鍵步驟!

檔案系統 (File system):

NTFS: (Windows 系統碟和內部資料碟的標準選擇) 功能完整,支援大檔案和磁碟區,安全性較好。

exFAT: (跨平台隨身碟/外接硬碟推薦) Mac 和 Windows 都能讀寫,支援大於 4GB 的單一檔案。

FAT32: 相容性最好(幾乎所有裝置都認得),但單一檔案不能超過 4GB,且單一分割區最大只支援到 2TB (Windows 格式化工具可能限制在 32GB)。除非特殊需求,否則較少推薦。

配置單位大小 (Allocation unit size): 通常選擇「預設值 (Default)」即可。

磁碟區標籤 (Volume label): 輸入你想給這個磁碟區取的名稱(例如「資料」、「遊戲」、「備份」等)。

執行快速格式化 (Perform a quick format): 建議勾選。不勾選會執行完整格式化(會檢查壞軌),非常耗時。

完成: 確認設定無誤後,點擊「完成」。系統會進行格式化並建立新的磁碟區。

常用功能二:格式化磁碟區 (Format Volume)

如果你想完全清除某個現有磁碟區(例如 USB 隨身碟、舊的資料碟)上的所有資料,並可能更改其檔案系統格式,可以使用「格式化」。

【警告!】格式化會清除該磁碟區上【所有】的資料!請務必確認已備份!

操作:

在「磁碟管理」中,找到你想格式化的那個磁碟區 (Volume)(可以是上方列表或下方圖示)。【務必選對!】

在該磁碟區上按滑鼠右鍵。

選擇「格式化… (Format…)」。

在彈出的視窗中:

輸入「磁碟區標籤」。

選擇「檔案系統」(NTFS, exFAT, FAT32)。

配置單位大小(通常預設)。

確認「執行快速格式化」已勾選。

點擊「確定」,並再次確認警告訊息。

常用功能三:延伸磁碟區 (Extend Volume)

如果你某個磁碟區(例如 D:)快滿了,而它所在的同一顆實體硬碟上,緊鄰在其右側剛好有一塊「未配置」的空間,你就可以用「延伸」功能把這塊空間合併進來,擴大該磁碟區。

【重要限制】: 必須有相鄰且在後方的未配置空間才能延伸。如果未配置空間在其他硬碟,或是不在此磁碟區的右側緊鄰位置,則「延伸磁碟區」選項會呈現灰色無法使用。

操作:

在想要擴大的磁碟區上按滑鼠右鍵。

如果條件符合,選擇「延伸磁碟區… (Extend Volume…)」。

依照精靈指示,選擇要用來延伸的未配置空間(通常只有一個選項),並指定要延伸的大小(通常是全部可用空間)。

點擊「完成」。

常用功能四:壓縮磁碟區 (Shrink Volume)

如果你覺得某個磁碟區(例如 D:)太大了,想把它縮小,空出一部分空間來建立新的分割區。

操作:

在想要縮小的磁碟區上按滑鼠右鍵。

選擇「壓縮磁碟區… (Shrink Volume…)」。

系統會查詢可用的壓縮空間。

在「輸入要壓縮的空間大小 (MB)」欄位中,輸入你想要從該磁碟區中「取出」多少空間變成「未配置」狀態。

下方會顯示壓縮後的總大小。確認無誤後點擊「壓縮 (Shrink)」。

完成後,你就會在該磁碟區旁邊看到一塊新的「未配置」空間。

注意: 可壓縮的空間大小會受到該磁碟區上不可移動檔案(例如分頁檔或系統還原點)位置的限制。

常用功能五:刪除磁碟區 (Delete Volume)

如果你確定某個磁碟區(例如一個舊的資料分割區)上的所有資料都不再需要了,想把它完全移除,變回「未配置」空間,以供後續重新分配。

【警告!】刪除磁碟區會清除該磁碟區上【所有】的資料!且通常無法復原!務必三思並確認已備份!

操作:

在想要刪除的磁碟區上按滑鼠右鍵。【絕對不要選錯!尤其不要選到 C: 槽或系統保留磁區!】

選擇「刪除磁碟區… (Delete Volume…)」。

系統會再次警告你資料將會遺失,確認無誤後點擊「是」。

該磁碟區會變成「未配置」空間。

常用功能六:變更磁碟機代號及路徑 (Change Drive Letter and Paths)

你可以更改除了 C: 槽以外的其他磁碟區的代號(例如把光碟機從 D: 改成 Z:,把 USB 隨身碟從 E: 改成 F:)。

操作:

在想要更改代號的磁碟區上按滑鼠右鍵。

選擇「變更磁碟機代號及路徑… (Change Drive Letter and Paths…)」。

在彈出的視窗中,點擊「變更 (Change)」。

選擇「指派下列磁碟機代號 (Assign the following drive letter)」,然後從下拉選單中選擇一個目前未被使用的代號。

點擊「確定」。系統可能會提示更改代號可能導致依賴該代號的程式無法運作,確認即可。

安全操作建議

【第一原則】備份!備份!備份! 在執行任何可能影響資料的操作(格式化、刪除、分割、延伸、壓縮)之前,務必備份好你的重要資料!

【再三確認】 看清楚你目前選取的是哪個「磁碟」(Disk 0, Disk 1…) 和哪個「磁碟區」(Volume),尤其是在執行刪除或格式化操作時!

【了解限制】 清楚「延伸磁碟區」需要相鄰的未配置空間等限制。

【非必要勿動】 對於標示為「EFI 系統磁碟分割」、「修復磁碟分割」、「OEM 磁碟分割」等系統保留的隱藏磁區,絕對不要進行任何刪除或格式化操作!

【循序漸進】 如果不熟悉,先從對空的 USB 隨身碟或不重要的外接硬碟進行練習操作。

【替代方案】 如果你需要更複雜的功能(例如:無損調整分割區大小且不受相鄰空間限制、合併分割區、轉移作業系統到新硬碟等),可以考慮使用信譽良好的第三方磁碟分割工具(例如 EaseUS Partition Master, MiniTool Partition Wizard 等免費版或付費版),但同樣需要謹慎操作並承擔風險。對於基礎操作,Windows 內建的「磁碟管理」通常已足夠且更安全。

結論:善用內建工具,安全管理你的硬碟空間

Windows 內建的「磁碟管理」(diskmgmt.msc) 是一個功能強大且相對安全的工具,足以應付大多數使用者日常所需的基礎磁碟管理任務,例如初始化新硬碟、建立與格式化分割區、變更磁碟代號、以及在特定條件下調整分割區大小。

雖然它的介面不如第三方軟體華麗,功能也不如它們全面,但作為系統內建工具,它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更有保障。學會如何正確、謹慎地使用它,能讓你更有效地管理你的儲存空間。

最重要的是,永遠對你的資料負責——在進行任何重大操作前,養成備份的好習慣!

延伸閱讀:Win10/Win11 分割硬碟教學

本站不開放任何商務合作,如有任何文章內的問題,請加入「討論社團」進行發問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