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病都是“忍”出来的,这4种症状,说明你的肺“烂”得不轻
“是啊,不知道咋回事,这肺好像越来越不行了。”老赵咳嗽了几声,有些无奈地说道。
李医生摇摇头,叹了口气:“老赵,肺病可都是‘忍’出来的,你这毛病要是不早治,可真麻烦。”
“你这咳嗽啊,可能是肺出了问题。”李医生继续说道,“咳嗽其实是肺部在向你发出警报,是最常见也是最早期的症状之一。”
咳嗽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因为感冒、支气管炎,也可能是因为肺部的慢性炎症。
尤其是持续时间长的慢性咳嗽,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甚至肺癌的早期症状。如果咳嗽时间超过8周,就属于慢性咳嗽,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
“我这咳嗽倒也不疼,就是烦人。”老赵有些不以为然地说。
李医生严肃地提醒道:“咳嗽是一种重要的自我保护机制,是呼吸系统清除异物、粘液或炎性物质的方式。
当异物或刺激物进入气道时,身体会通过咳嗽反射来迅速排出这些物质,以防止进一步的感染或阻塞。如果你长期忽视这种症状,肺部的炎症就会进一步发展,甚至可能导致肺组织的损伤。”
一项针对慢性咳嗽患者的研究发现,约有40%的患者在初期并未重视症状,结果导致病情逐渐恶化,最终发展成慢阻肺或肺纤维化。
因此,及时应对咳嗽症状,特别是慢性咳嗽,是保护肺部健康的第一步。
老赵想了想,又说道:“最近上楼梯时感觉有点喘不过气来,这是不是也和肺有关?”
李医生点头回答:“没错,气短和呼吸困难也是肺部问题的典型症状,特别是当肺泡受损时,氧气无法有效进入血液,身体就会感到缺氧。”
气短和呼吸困难往往是慢阻肺、肺气肿或肺癌的早期表现。如果长期存在这种症状,尤其是在运动或体力活动时出现加重,则需要高度重视。
肺功能的下降会影响血液中的氧气供应,而氧气是全身细胞代谢的必需物质,缺氧会导致疲乏、头晕、心悸等一系列问题。
老赵皱了皱眉头:“那这怎么治疗呢?”
“首先要找出病因,对症下药。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和长期氧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而对于肺气肿或严重肺功能受损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李医生解释道。
他还提到了一位患者老李,是个60岁的退休教师,长期吸烟导致慢阻肺。
老李在最初的气短症状出现时没太在意,结果病情越来越严重,最终不得不进行长期的家庭氧疗。这说明忽视气短症状的后果可能相当严重。
“老赵,你早上起来咳痰多不多?”李医生问道。
“挺多的,特别是黄色的黏痰。”老赵回答道。
李医生听了,立刻说道:“咳痰也是肺部疾病的一个重要信号,特别是长期咳黄色或绿色的黏痰,说明肺部存在炎症或感染。”
痰液的颜色和性状可以反映出肺部的健康状况。比如,白色黏痰通常与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有关,而黄色或绿色的痰则可能是细菌性感染的表现。
如果痰液中带有血丝,还需要警惕肺结核或肺癌的可能性。
一项涉及3000多名患者的肺部健康研究表明,咳痰是慢性支气管炎和慢阻肺的常见症状之一。
在这些患者中,近70%的慢性咳痰患者最终确诊为慢阻肺或肺气肿。及时进行痰液检查和肺功能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肺部问题。
“有时候我还感觉胸口有点痛,是不是也和肺有关?”老赵有些担心地问。
李医生认真地回答:“是的,胸痛也是肺部疾病的一种表现,特别是在深呼吸、咳嗽或运动时加重的胸痛,很可能与肺部炎症、胸膜炎或肺癌有关。”
胸痛的产生与肺部的炎症反应和胸膜的受累有关。当肺部感染或炎症波及到胸膜时,胸膜的摩擦会引起疼痛。特别是当肺内出现肿瘤时,胸痛的症状可能更为明显。
李医生还提到了一位40多岁的患者小张,他是一位长期在尘土环境中工作的建筑工人,起初只是偶尔感到胸口不适,但逐渐发展成明显的胸痛。
经过检查,发现是肺部的肿瘤导致的。这让小张感到非常后悔,因为他在最初有胸痛症状时并未重视,结果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看来,我这肺确实是‘忍’坏了。”老赵有些懊悔地说。
李医生点头:“肺病确实不能拖,尤其是你这些症状已经持续很久了,得赶紧去做个全面的肺部检查。”
肺部检查包括胸部X光、肺功能测试、CT扫描和痰液检查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全面了解肺部的情况。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可以尽早采取治疗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那平时怎么保养肺啊?”老赵问道。
李医生给出了几个建议:
戒烟是保护肺部健康的首要措施,因为吸烟是导致多种肺部疾病的主要诱因。
戒烟不仅能大幅降低患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和肺癌的风险,还能促进肺部自我修复。戒烟后,呼吸道的纤毛功能会逐渐恢复,有助于清除积聚的黏液和毒素,减少炎症和刺激。
空气净化在保护肺部健康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尽量减少暴露在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避免在雾霾天出行。
在家中使用空气净化器或保持通风,可以有效去除空气中的污染颗粒和有害物质,帮助维持清洁的呼吸环境,减少对肺部的刺激。
适量运动也是增强肺功能的关键。每天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步走、骑自行车或游泳,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心肺功能,还能促进肺部血液循环,加速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饮食调节同样重要,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有助于抗氧化和提升免疫力。柑橘类水果、西红柿、胡萝卜、菠菜等食物富含抗氧化剂,能减少肺部细胞的氧化损伤,提高抵御感染的能力。
定期体检是肺部疾病早期发现和预防的有效手段,尤其对于长期吸烟者和有肺病家族史的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胸部影像学检查。这种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肺部的异常变化,为及时干预和治疗提供保障。
除了不良饮食和不规律的生活作息,以下生活习惯也会加重肺部疾病:
长期吸烟是多种肺部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不仅增加了患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癌的几率,还会对肺部组织造成持续性损害。
烟草中的多种有害物质会对肺部组织造成直接损伤,导致肺部细胞结构的退化和功能异常。
尤其是烟草中的焦油和有毒化学物质会破坏肺部纤毛的正常活动,使纤毛无法有效清除吸入的异物和病原体。长期吸烟还会导致肺泡弹性下降,使肺部功能逐渐衰退。
空气污染也是肺部健康的重要威胁,尤其是长期暴露在雾霾天气、工业粉尘或汽车尾气中。空气中的有害颗粒和化学物质在被吸入肺部后,会直接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炎症反应。
这种刺激不仅会导致气道肿胀和分泌物增多,还可能破坏黏膜屏障,削弱免疫防御功能,
从而大大增加患肺炎、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风险研究表明,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的人群,其肺功能下降的速度明显高于空气质量良好地区的人。
被动吸烟,即吸入二手烟的危害与直接吸烟不相上下。二手烟含有大量致癌物质和有害化学物质,能显著提高肺部感染、哮喘加重及肺癌的发病率。
尤其对儿童和老年人而言,被动吸烟会严重损害呼吸系统的健康。
过量饮酒不仅损害肝脏,还可能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使肺部防御力降低,易导致感染风险增加。
免疫系统减弱时,身体抵抗病原体的能力下降,使细菌和病毒更容易突破防线并入侵呼吸道。这种免疫功能的低下不仅增加了感染的风险,还会导致呼吸道的防御机制失效。
要想保护肺部健康,需要从改善生活习惯入手,同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规律的作息。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
[1]李窕,何雪,陈燕.肺癌与慢性阻塞性肺病共病的发病机制[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2(10):121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