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戳的起源与演变

世界杯波兰排名 2025-05-03 13:02:40

现在国际上通用的邮戳是一种组合戳,它是奥地利邮政部门在1850年首先把销票部分和日戳部分两者设计成一个整体。这种由销票部分、地名和日期时间组合而成的邮戳独树一帜,很快就风靡全球。尽管世界各国在现阶段为不同目的而刻制了许许多多不同形态的邮戳,但是其基本内容和功能仍源于这种类型的组合戳。

随着邮政业务种类的增加,邮政戳记所反映的记事越来越复杂,各种各样的邮戳也先后产生,它们生动地记录了邮政部门的业绩,是人们在邮政业务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渐完善作业过程的结果,可以讲,邮戳记录了邮政史。

邮戳的种类因其不同作用而可分七大类,每一类的使用范围和作用不完全一样,有的功能虽然一致,但使用场所不同,亦不可混用。

①普通邮戳。指各级邮政业务部门日常使用的邮戳,就是通常用的普通组合戳,戳记表明收、发邮件的年、月、日、时间和地点,有的带有戳具编号,如一号戳、二号戳或其他标识等等。一般的邮件上大多用此类邮戳。

②专用邮戳。指邮局的专业部门或专设邮局所用的邮戳,其中前者如挂号、航空等标识性戳盖上后表明邮件的属性但无时效概念,也不能销票;后者如轮船邮局、火车邮局、流动邮局或临时邮局等戳,除了均刻有专用方面的字样外;同时也标明收件的日期、时间,甚至地点、船号、行车线路等等。

③指示戳。指盖在邮件上向接收邮局或收件人说明情况或处理意见的戳记,也称“通知性邮戳”,其中以欠资戳、退件戳最为多见。

④宣传戳。为宣传或纪念某一事件,事物而使用的邮戳,大多具有一定的时间性,但时间的概念要求不严,其中一些只需更换戳具上的时间就可以较长时间使用,如宣传戒烟,宣传交通安全等宣传戳,有的宣传戳只有宣传内容而无时间表示,他必须标明为邮局所盖才行。另外,还有一些风景邮戳也属此类。这类邮戳形式多样;可分普通日戳组成双联戳,也可分独立的组合戳,这可以单独使用。

⑤纪念戳。是一种时效性极强的有特定纪念文字或图案的邮戳,以及经邮政部门同意由集邮公司使用的新邮首日戳,同时还包括专设临时邮局使用的也刻有特定纪念文字,图案的邮戳。重大节日纪念戳、重大事件纪念戳等等都属于此类。

⑥代资邮戳。指盖在邮件上表示邮资已付的邮戳,它包括注明“邮资已付”、“邮资总付”及盖有相应邮资数值等形式。有与日戳构成双联形式的,也有单独使用的。又可分为手盖戳和机盖戳两类,还有盖在纸上或印在纸上再粘到邮件上的“代票”形式。近些年来电子邮资机可以给出多种面值的邮资签条,其上还印有一些花纹、图案,也很受欢迎,有一些国家颇有取代普通邮票的势头。

⑦内部邮戳。凡是不在公众正常使用的邮件上盖用的邮戳,多属于内部邮戳。如邮政公事戳、军邮邮戳、机要通信邮戳等等。内部邮戳也可分为普通、专用、纪念、代资等,因其使用方式上的特殊性,故统归于一类。

当然,如果再细分,还可以划出更多的邮戳类别,但是,不论如何划定,以上几种是公认的。邮戳不同种类的形式,也是人类在邮政发展、建设的实践中创新、创造的,为我们收集邮戳增加了丰富的内容和无穷的乐趣。

二.邮戳的作用和在集邮中的意义

由于邮戳是邮政部门在处理某项业务而留下的印记,因此,邮戳对邮政部门而言,其作用主要是反映了邮政系统作业的规范性、严肃性、可靠性和资料性。它的存在为后来查证某项业务的踪迹留下了可靠的证据,既可以考证邮政发展历史,又可以考证邮票使用的首、尾日期或邮资变化的情况,还可以验证某些不明邮戳的真伪,甚至在某些民事纠纷判决中,也常将邮戳作为物证。同时,由于邮戳的长期、广泛的使用,其印记,图案千差万别、内容丰富多彩,尤其是宣传戳、纪念戳、风景戳及某些专用邮戳的使用,极大地扩充了原来单调的普通邮戳的内容,在客观上为加强宣传精神文明、弘扬民族文化,传播科学知识起到了载体作用和教育作用,其功效不亚于邮票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邮票的三要素,即国铭、面值、图案(或文字),以及在特殊情况下发行的邮票也可能只具备其中一种或两种要素,或为特殊品种。据此而言,从邮戳的基本特征和多样性也可验证邮戳,特别是邮政日戳、纪念戳、风景戳、宣传戳、邮资机盖戳和部分专用邮戳也带有邮票三要素的特征。邮戳中除少数带有国铭外(如国际邮政日戳等),一般只标明国内的城镇或区域地名,由于这些地名的唯一性(以同一国为准),如北京,全世界只有一个,故可认为此地名即为所在国国名的代名词,也就可说邮戳具备邮票上应有国铭这一要素。邮资机盖戳上标有邮件的寄发费用金额,可视为邮票的面值,对邮资已付或邮资总付,亦可视为无面值邮票。至于邮戳上的图案,更是数不清,加上文字衬托,其内容不亚于邮票上的图案和文字,尤其在风景戳上的表达手法非邮票所言。邮戳可以同时具备邮票的三要素,也可以只具备其中的一、两种,但其盖销邮票的功能仍是第一位的。反映邮政业务内涵是主要的,不可与邮票混同,只能讲邮戳在某些表现手法上带有邮票三要素的特征。邮戳有时可代替邮票,如邮资机盖戳,但邮票决不能代替邮戳,这点也是我们应认识的。

从对邮戳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发现,邮戳的启用时间,相当于邮票的首发日;邮戳使用期限(特别是纪念戳、宣传戳、风景戳和首日专用戳等等,往往用一段时间就被封存起来),相当于邮票的“使用时间”;其使用的次数相当于邮票的“发行量”。只使用一天或几个小时的临时邮戳(时效性强)是“发行时间”最短、“发行量”最少的,其存世量也许还少于某些品种的邮票。据资料分析,邮戳的珍罕程度并不亚于邮票,特别是史前封上的邮戳,其文物价值和经济价值都是非常可观的。因此,邮戳在集邮中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增加了集邮的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史料性和娱乐性,为我们拓展了思维的空间。 邮戳在专题邮集中所占的份量。

三、邮集中如何正确地选用邮戳

目前,邮戳已经成为集邮中的一个独立的分支,有些人专门收集邮戳。对于邮戳在集邮中的重要地位日以显著,对邮戳的收集和研究已经引起集邮家们的浓厚兴趣,如何评价和选用邮戳已经成为重中之重。邮集中选用邮戳的目的是为其主题思想服务,根据不同集邮类别中对邮戳所含信息内容取舍的程度,对邮戳的选用是有区别的。正确地选用邮戳,不仅要了解、分析邮戳,更需要了解展示邮戳在各类别邮集中的目的,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做到正确地选用了邮戳。

国际集邮联FIP集邮展览十二个类别邮集中,除了集邮文献类、印花(税票)类与邮戳关系不大外,其他类别都与邮戳直接相关。其中FIP锦标赛类、邮政用品类、青少年集邮类和开放类等综合性类别都已溶于余下的传统、邮政史、航空、航天、专题、极限等六个类别中。因此,重点研究邮戳在这六个类别邮集中的选用,对提高邮集编排水平和质量十分有用,并可以较少的花费取得较大的成果。

在FIP集邮展览各类展品评审专用规则和评审指导要点中,对各集邮类别中有关邮戳的选用和作用都作了明确的阐述和规定,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认识。

首先要认真地学习研究《国际集邮联合会(FIP)集邮展览各项规则》一书,要了解集邮类别的区分、各类别邮集的内涵,从展品的展示和评审的要求两个方面弄清弄懂邮戳选用的目的和作用,因为某个邮戳在此类别邮集中作用不大或表现平平,而在彼类别邮集中作用明显或起画龙点睛的效果。由于邮展规则中对邮戳的展示要求十分严谨,因此对邮戳的选用一定要符合邮集类别的规定,不可张冠李戴,乱用一气,破坏了规矩。

其次是选用邮戳时尽量做到早期,年代长久是必要的。同时,邮戳尽量做到完整无缺、文图清晰,邮戳在邮件上的位置要端正,也就是品相要好。在国内展示时,如果用外国邮戳,还要求翻译成准确的本国文字,邮戳上标明的时间应是邮戳使用期间,已封存的邮戳不能再使用。特别要注意史前封上邮戳的内含,了解史前邮戳相关的信息和在邮政上的作用,使邮戳展示的史料性更真实,更正确。

再其次是邮戳一般不能光盖在一张纸上单独展示,必须由邮件作为载体,即应附盖在邮件和相关单据上,如果不这样,就无法体现邮戳的功能,损伤了邮集的主题思想,有销票戳、落地戳(外国一般无此戳)、副戳(指不销票的其他戳)等等的实寄封,是较好的邮品。但现在又有展出剪片的情况,这是为了减少邮品的无效成份占据贴片太多而采取的办法。对剪片而言,严格要求必须是从实寄邮件上剪下的,但有一些剪片并非如此,而是将邮戳在贴有邮票的戳片或纸片上,这就不是真正的剪片,因为邮戳没有发挥其邮政功能,仅作为印样展示,其珍罕程度就大大打折。考虑到邮戳具备有邮票的一些特性,邮票全新的可用,盖销票也可用,为何此类邮戳就不可用呢?在无更好的邮品取代时,少许用一点此类邮戳剪片是允许的,但用多了就不行。就是在用时也要考虑如何用,取决于邮集所属类别,如在邮政历史邮集中反映邮路情况时,就不可用此类邮戳的剪片。可见,邮戳在不同邮集中的选用原则是我们应掌握的最基本的邮识。

在涉及具体类别的邮集中,邮戳使用的灵活性也十分瞩目,显示了邮戳内涵的多重性。我们对集邮素材的收集、整理、研究和选用中,传统集邮是最先要求须展出已盖邮戳的实寄邮件的,虽然传统集邮主要以普通邮票作为研究主体,但在邮集中展出时,为了反映作者对某套(枚)邮票的研究深度,尤其是因版式、刷色、齿孔、组外品、错版、变体及其他非正常邮票的出现而证明其确实存在时,往往需要展示它的实寄封,认证确实出现在邮政的流通领域中,决不是伪造的,而这些贴有异状邮票的实寄封上的邮戳,就成为异状邮票真伪的证明物。至于反映邮票是否首日,尾日使用或其他相关内容时,邮戳的佐证功能更不用讲了。因此在传统邮集中,只有展出变异的邮票时,展出贴有变异邮票的实寄邮件和为了证明正常邮票何时发行使用时,就必须考虑用盖有邮政日戳的实寄邮件。例如,为了证明清朝首套邮票,即清大龙邮票何时开始使用,集邮界就寻找了数枚贴一次大龙邮票的最早的实寄封来验证。

在邮政史类邮集中,关心的是邮政部门在邮件或邮政业务单式上加盖上去的那些东西,特别是涉及邮政的建立与撤消,邮政业务的开办,邮路的开通等等内容时,邮戳的佐证资料就非常重要。在这类邮集中,邮戳是主体,据悉有专门用邮戳组成的邮集。在展示中,邮戳的品相和珍罕性很重要,那些戳印不清或倒置的题材尽可能不要,而且,一般不允许用开天窗的方式展出在邮集的编排上要采用述事的方法,资料性的罗列是不受欢迎的。因此,邮政史邮集的编排是所有类别邮集中最难编组的一种。

邮戳在航空类邮集中是佐证航空邮路的重要素材之一,它与其他有关航空的戳记、签条和封签等等有机地组合,展示了航空邮路的情况。但是,要指出的是某些虽未经邮政系统寄递,但对航空邮政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而采取特种航空运输工具传递的邮品,如气球、飞艇传递等,虽无邮戳可视,亦可在此类邮集中展出。

在航天类邮集中的邮戳,是作为记录发生航天活动,事件的当时当地的资料佐证。除非常特殊的情况下,可将邮件搭上航天器升空外,一般的邮件是不可能耗巨资来处理的,因此航天类邮集中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在航天活动,事件发生的当时,离此最近的当地邮局盖销在那些贴在信封和明信片的邮票上的戳记是非常重要的素材,这些封片可以不经过实寄即可在航天类邮集中展出。

邮戳在专题类邮集中作用很大,它不仅弥补了专题中某些邮票、邮资封片简上缺乏的信息,而且作为一个类别品种出现,尤其少数珍罕邮戳为邮集生花。从目前专题邮集趋向邮政史化、传统化的角度而言,研究邮戳并用于表达有关的专题知识、体现集邮知识,往往比用此类邮票的评价更好一些。现在专题邮集中提倡使用“花戳”,即带有图案有销票功能的邮戳。花戳除了具有普通日戳上的地名日期外,还有与邮票首发日相关的图案,其或者与邮票内容相关,或者借邮票首发开展的其他庆典或纪念性活动图案,还有那些风景邮戳以及文物、事件、人物头像等等图案的其他邮戳,都含有大量的专题信息,是非常好的专题素材。但是也要指出,花戳是经邮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正式邮戳,具有正规的销票功能,如果不销票而盖在封片的空白处,容易和非邮戳的纪念图章相混淆。相反,用纪念邮戳销票,将普通日戳盖在封片的空白处,则一看就知道这个有图案日戳是个邮戳。花戳的种类比较多,除了纪念戳、风景戳外、还有临时邮戳、宣传戳、广告戳等,特别是在花戳中的特别品种邮资机盖戳,这种戳只要盖在任何一张纸上,却是可以展出的,因为它的印记上有邮资、有时间地点、有文字图案,在专题邮集中特别受欢迎。

在极限类邮集中,邮戳是极限片的三大主角之一,没有邮戳就不成其为极限片。但在极限片中使用邮戳要注意,邮戳上的地点必须是与所反映事物、事件发生地点有密切和直接的联系,邮戳上的时间尽可能靠近片上所贴邮票的发行首日,邮戳如果是花戳,其上的图案和纪念性文字必须是反映极限主体内容。邮戳是极限上所贴邮票与原片图案最牢固的纽带,使票、片、戳三者之间尽可能的和谐一致,这就是好的极限片。在极限片上盖临时邮局邮戳是比较好的,主要是数量少,价值高。

综上所述,在与邮戳有关有各大类邮集中可以看出邮戳的正确选用与否,与邮集的质量关系重大,意义非凡。但是,由于观念上的原因,有些人不大重视对邮戳的收集,研究和选用,对邮戳的价值也认识不清,对今后邮戳的发展变化趋势更一无所知,这样就极大防碍了邮集质量。除了在较高级别的邮展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邮戳展出外,在基层邮展中,基本上仍以邮票、小型张为主,或者有一点未经使用的邮资封、片、简,完全看不到对邮戳的收集和研究。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对邮戳的宣传力度不够,有些人就分不清邮戳、特别是纪念邮戳与纪念图章的关系,甚至用纪念图章去销票,以为这就是邮戳。有的人不喜欢看邮戳,认为黑乎乎的不好看,加上有些外国邮戳上的文字看不懂,因此也不大用。还有人认为展邮戳要在贴片上开天窗,太麻烦了,也不想多用,如此等等,阻碍了邮戳的收集,更说不上研究。因此,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要加大邮戳的集邮知识的宣传,提高大家正确认识邮戳,增加收集邮戳的兴趣,才能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去,使邮戳从一条丑小鸭变成一只美丽的大天鹅。邮戳的生命力无限,只要邮政通信存在一天,邮戳就存在一天,这就是邮戳魅力!

来源:上海东邮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